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领导关注

“撸起袖子加油干”系列报道:五大发展安徽在行动

五大发展安徽在行动 ——“撸起袖子加油干勇闯新路这一年”系列报道之一
【字体: 】 【编辑日期:2017/3/7】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安徽日报】 【阅读: 次】

 编者按: “安徽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有基础,推动深化改革、内陆开放有闯劲,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有优势,只要以钉钉子精神干,再接再厉、不骄不躁、奋力拼搏,在中部崛起中前景可期。 ”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安徽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明确要求我省把发展着力点转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上来,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 近一年来,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积累了什么经验?未来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本报从即日起刊发“撸起袖子加油干勇闯新路这一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提出“一大目标、五大任务”的要求。这是指引我们站上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的行动纲领,是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7000万江淮儿女铭记关怀、牢记重托、聚力奋进,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开启了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新征程。 五大发展见行动,美好安徽谱新篇。在京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战略机遇,担当历史使命,坚定地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闯出新路,奋力在全国发展方阵中走在前列。

  践行新理念 开启新征程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新发展理念是引领发展实践、开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安徽“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更加美好前景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省第十次党代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吹响了“坚定不移闯出新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的嘹亮号角。

  省委书记李锦斌深刻指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就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安徽特色的发展之路。 ”

  省第十次党代会对着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作出决策部署,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又通过《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明晰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34项重点任务、36个重大工程,构成了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南。

  这是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安徽方案”,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安徽行动”,是深化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安徽宣言”。

  “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对动员全省上下更加坚定自觉地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推动全省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张韶春说。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省代表、委员表示,要始终坚持小创新小发展、大创新大发展、不创新难发展的思想理念,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桎梏和观念羁绊,尤其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树立弯道超车、敢于领跑的雄心壮志,强化创先争优、脱颖而出的进取精神,登高望远、勇闯新路,真正以理念上的先人一步,实现发展上的高人一筹。

  行动是最好的证明。去年,安徽生产总值增长8.7%、居全国第6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居全国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居全国第12位,财政收入增长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8.3%……我省主要指标增幅好于预期、领先中部、快于全国,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我省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锻造新引擎 打开新格局

  ——下活“先手棋”联动“一盘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下好创新“先手棋”,是五大发展的首位选择。

  2月27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这是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标志着安徽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回首过去一年,创新潮涌江淮。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由中科大主导研制成功,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合肥—上海段率先开通,世界最薄0.15毫米信息显示触控玻璃实现量产……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5年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一位。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启动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罗平表示。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新的一年,我省应充分利用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优势,继续加快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大力推进新兴产业重大基地、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和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努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如果说创新发展要下活“先手棋”,协调发展就要下好“一盘棋”。

  去年12月,我省出台《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提出基本形成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格局,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新兴增长极。安徽加强与沪苏浙等高对接,努力提升区域发展能级。

  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皖江城市带建设稳步向前,跨江联动和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提速;南北结对合作和园区共建,促进皖北地区全面振兴;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快马加鞭;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如火如荼……区域板块整体联动,打开崭新发展局面。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全国政协委员王鹤龄说:“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只有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力度,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推动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 协调发展才能行稳致远。不少代表、委员表示,要统筹抓好“一圈一带三区”建设,稳步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大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形成竞相发展、多极支撑的发展新格局。

  激发新动力 构筑新高地

  ——唯改革才能有出路大开放才能大发展

  改革创新是安徽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是五大发展闯出新路的不竭动力。

  早春时节,一场发生在皖东小城的医改探路,引来全国媒体密集关注。天长市以县医院为龙头,上联三甲、下联乡村,组建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让县级、基层医疗机构和患者多方受益,为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提供一种方案。

  “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 ”在全国率先推行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建立“3+2”清单制度体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扎实推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发放“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9.2万户;营改增试点、资源税改革全面推开,首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全面完成煤炭、钢铁去产能任务及职工分流安置再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一年来,安徽改革的新突破、新成果令人振奋。

  “一些具有标志性、关键性的改革方案出台实施,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为安徽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李霞认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协调联动、层层推进的良好局面。“改革的思路要更宽,路径要更明,措施要更细,推进要更实。期待安徽在行政体制、农业农村、医药卫生等领域,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让安徽改革的品牌更加响亮。 ”李霞说。

  开放也是改革。安徽居中靠东、沿江通海,有“左右逢源”的独特优势,开放发展大有可为。过去一年,我省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境外企业27家,增长13%;完成营业额9.3亿美元,增长13.4%;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吸收外资30.8亿美元、增长9.5%;合肥空港等4个进境指定口岸建成运营,马鞍山港口岸郑蒲港区、合肥港二类水运口岸通过验收对外开放;全省进出口货运量突破3000万吨,国际贸易集装箱货运量突破100万标箱…… “成绩鼓舞人心,前景令人期待。 ”全国政协委员吴春梅表示,当前,国家正大力推动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安徽要全面对接国家战略,围绕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兴增长极,全面提升我省在全国区域发展和开放合作中的战略地位。“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引导各地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形成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着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安徽开放发展的路子一定会越走越宽。 ”

  共建新家园 共享新福祉

  ——天上不会掉馅饼撸起袖子加油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韩军说,宣城市持续将“生态立市”作为三大战略之一,聚力打造山水生态之城,把一方水土建设成为生态大公园、文化大观园、旅游大乐园、宜居大家园。 这是安徽实施绿色发展行动的缩影。过去一年,我省立足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构建绿色生态网络,壮大绿色经济规模,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我省全面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PM2.5年均浓度下降3.4%,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山水人文共生、生态绿色共享,正在成为改善人民生活、展现安徽形象的重要发力点。许多代表、委员提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要以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为基石,大力实施“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程;以重点领域污染防治为核心,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市县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发挥制度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约束作用。

  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是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安徽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共享发展行动,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

  103万贫困人口脱贫,1077个贫困村出列,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脱贫攻坚首战告捷。过去一年,安徽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建立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脱贫攻坚年度战役打出了气势和成效,距离“全面小康不落一人”的目标更近一步。

  “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全省40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需要我们上下齐心,撸起袖子加油干。 ”全国政协委员李卫华说,脱贫攻坚重在精准、难在精准、成败系于是否精准。要围绕“精准”做文章、围绕“求实”抓落实,以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为主战场,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委部署,推动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向纵深推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为安徽民生工作金字品牌的民生工程,2016年投入资金825.5亿元,较上年增长13.6%。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完工3.5万公里;农村危房改造竣工10.6万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工项目628个,解决10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棚户区改造新开工28万套,基本建成26.5万套;707个城市老旧小区完成整治建设……一系列带着温度的闪光数字,汇聚成民生工作的靓丽答卷。同时,平安安徽建设全面提档升级,连续7年迈入全国先进行列,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民生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全国人大代表罗建国表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着手,增强民生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未来,应当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民生制度,抓住关键环节,层层传导压力,件件落实责任,促进民生工程提质增效,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蛋糕”、提升获得感。 “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新的一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撸起袖子加油干,苦干实干加巧干,加快建设向总书记绝对看齐、让党中央绝对放心的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